top of page

人的連結



影響力 (IMPACT) 很多時都會被量化為數字,例如 KPI。高的 KPI 代表我們對較多人產生影響,所以改變人是數字背後的意義。那麼我要怎樣做才可以感染別人?暑假一連七堂,同事連結木工師傳和教學夥伴,舉辦教導小朋友為香港仔街坊製作社區椅子的匠工房「社區探索營」*,便是我尋求答案的地方。


我還記得第一堂當導師對小朋友說:「你哋要為香港仔街坊設計一張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『絕世好櫈』」時,大家都嘩聲連連:「我們真的能做到這個目標嗎?」然後導師說:「不用怕,我們會與你一起做!」全場靜下來,願意接受這個天馬行空的挑戰,因為小朋友相信導師會陪着他們嘗試。信任令大家聚集一起,由目標轉化為行動。


小朋友有了目標,義工和木工導師也有了方向,充當教學者輔助小朋友設計到拼砌一張椅子。但作為 Storyteller的我,又可以發揮甚麼功能?當成功連結不同夥伴後是不是需要退居幕後,以第三者專注地紀錄事件的發展,收集有趣素材發佈帖子吸引更多人注意?我看待自己是這樣,但小朋友如何看待我?如果小朋友把我當作一份子,為何我要把自已割裂開呢?策劃者是一道橋樑,我若不先參與其中,連結自己和持分者們,又談何建立一個平台連結不同的持份者?看著小朋友初時不懂使用電鑽,分不清順時針和逆時針轉,我慢慢放開自己的心,投入其中,一起動手鑽木板。當小朋友掌握木工技巧後,我們兩者之間的關係慢慢變得對等,小朋友會有更多資本提出主意,曾提出過椅子頂部很難鑽上木板,倒不如用塑膠袋取代,作為更輕便簷蓬的想法。這瞬間大家不再以教導者和學徒劃分,彼此有着同樣的身份 – 工匠。


共同經歷次數多了,大家有機會溝通,了解大家的想法,便慢慢變成一個群體。我問了義工:「你不是說只參加第一堂,為何到了最後一堂我還看到你?」義工意識自己是因為不捨得,也享受與大家相處的時光。這些情感的出現是因為同行,感受對方與自己同在,也是一種動力推動大家自發地參與,共同完成製作椅子的任務。


初時我希望感染別人,最後察覺到我也被大家所牽引,一起動手造。這也令我問自己Storyteller 的位置在那裏?我在製作社交媒體帖子時便會開始迷失,應該從小朋友的角度表達對「社區探索營」的感受,還是以一個策劃者的身份譔述舉辦此活動的初衷呢?多重角色的矛盾令我下不到筆。


要解決這個困境,我問自己什麼是 Storyteller,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群體呢? 我想寫甚麼,又有沒有想過同行中的同事想說甚麼?所以當認為是群體時,便需要詢問別人意見,透過 Storyteller 團隊成員們問我問題,分享他過往經驗等對話都讓我自省,再沉澱。了解大家想法是 Storyteller 第一步要做。


尋求大家共識是我需要學習的課題。Storyteller 是對人的工作,但與別人合作時,思考的不是如何說服你認同我,而是一起探索彼此都認同的想法,當中需要大家一起經歷,磨合時解答對方一個個問題便會做到互相理解。當大家連結在一起,便自然知道大家想說一個怎樣的故事。


*「匠工房」是「匠心·活」三大計劃之一。「匠心·活」致力透過創新行動,連繫本地油漆師傅、工藝匠人營造不同嘅「匠心」計劃,期望令大眾欣賞業界嘅匠人精神,親手塑造匠心之家,用匠心去建構理想中嘅美好生活。



bottom of page